RSI 相對強弱指標:教你掌握買賣時機的技術分析工具
RSI 相對強弱指標:教你掌握買賣時機的技術分析工具
在股票、加密貨幣或外匯等金融市場中,判斷「何時買進、何時賣出」是一門關鍵技巧。而 RSI(Relative Strength Index,相對強弱指標)就是一個幫助交易者判斷市場是否「超買」或「超賣」的實用工具。本文將用最簡單的方式,帶你了解 RSI 是什麼、怎麼看、怎麼用。
一、什麼是 RSI?
RSI 是由技術分析大師 J. Welles Wilder 所提出的指標,用來衡量某資產在一段時間內的價格「上漲」與「下跌」動能。RSI 的數值介於 0 到 100 之間:
- RSI 高於 70:代表市場可能過熱,處於「超買」狀態,未來可能會有回調(下跌)。
- RSI 低於 30:代表市場可能過冷,處於「超賣」狀態,未來可能會有反彈(上漲)。
簡單來說,RSI 是一個幫你判斷「這檔股票是不是漲太多了?」或「是不是跌過頭了?」的工具。
二、RSI 怎麼計算?(簡單理解版)
RSI 的標準計算週期是 14 天。公式如下:
makefile
複製編輯
RSI = 100 – [100 ÷ (1 + RS)]
其中,RS = 平均漲幅 ÷ 平均跌幅
你不需要手動計算,幾乎所有技術分析軟體或股票 APP 都會自動幫你顯示 RSI 數值。
三、如何解讀 RSI?
RSI 指標常見的解讀方式如下:
RSI 數值 | 解讀 |
70 以上 | 超買,可能即將下跌 |
50 附近 | 多空勢均力敵,觀察中 |
30 以下 | 超賣,可能即將反彈 |
補充說明:
- RSI 不是「一到 70 就賣、一到 30 就買」。它應該搭配其他指標使用。
- 在強勢上漲趨勢中,RSI 常常會維持在 70 附近甚至更高。
- 在空頭行情中,RSI 也可能長期在 30 以下。
四、RSI 的應用方式與實例
- 捕捉轉折點(超買與超賣)
如果 RSI 高於 70,且股價連續上漲,就要留意是否已經漲過頭,準備回檔。
- 實例:某股票連漲多日,RSI 升至 75,此時出現長上影線或爆量,可能是回跌訊號。
如果 RSI 低於 30,且股價連跌多日,可能代表賣壓過重,即將反彈。
- 實例:某股票因利空暴跌,RSI 掉到 25,但之後止跌回升,這可能是進場機會。
- RSI 背離(進階技巧)
當股價創新高,但 RSI 沒有同步創新高,這被稱為「背離」,通常代表趨勢正在轉弱。
- 實例:股價創高點,但 RSI 出現下滑,這可能是漲勢將結束的警訊。
相反,股價創新低,RSI 卻沒有跟跌,可能預示反彈即將到來。
- 搭配其他指標(如 MACD、布林通道)
單獨看 RSI 容易出現假訊號,最好搭配其他技術指標確認趨勢,例如:
- RSI > 70 且 MACD 出現死亡交叉 → 賣出訊號更可靠
- RSI < 30 且股價觸及布林通道下軌 → 反彈機會增加
五、使用 RSI 時的注意事項
- 不要單憑 RSI 貿然下單:RSI 是輔助判斷的工具,不能單獨當作買賣依據。
- 注意震盪市與趨勢市的差異:在盤整行情中,RSI 的超買超賣訊號較準;在強勢趨勢中,RSI 可能長時間處於極端值。
- 可自行調整 RSI 週期:預設為14日,也可以改成7日、21日,數值越小越敏感,但可能雜訊較多。
六、總結:RSI 是交易者的溫度計
RSI 是一個簡單又直觀的技術指標,幫助你判斷市場是否過熱或過冷。無論你是股票新手還是正在學習技術分析,RSI 都是入門必學的分析工具。
記住:不要單靠 RSI 下單,把它當作「輔助決策的體溫計」,再搭配其他工具、風險管理與紀律操作,才能在市場中走得更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