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D 指標鈍化是什麼?高檔鈍化與低檔鈍化的判斷與應對|投資新手必學的風險管理
KD 指標鈍化是什麼?高檔鈍化與低檔鈍化的判斷與應對|投資新手必學的風險管理
你是不是常常用 KD 指標來判斷買賣點?當 KD 值超過 80 就覺得要賣了,低於 20 就覺得可以買了?
但你可能也遇過這種情況:股價一路狂漲,KD 值早就超過 80,你以為要跌了,結果一賣出,股價繼續漲個不停!或是股價一直跌,KD 值早就低於 20,你以為到底了,結果一買進,股價繼續跌個沒完!
這時,你可能不是看錯指標,而是遇到了 KD 指標的「鈍化」現象!
所謂的「鈍化」,就是指當股價處於極度強勢或極度弱勢的單邊行情時,KD 指標會因為計算方式的關係,長期停留在超買區(80以上)或超賣區(20以下),導致原本的買賣訊號失效了。
簡單來說,KD 指標鈍化就是在告訴你:「現在的行情太強了,我已經無法判斷了,別再只看我了!」
為什麼 KD 指標會「鈍化」?
KD 指標的計算,是根據一段時間內股價的漲跌幅度。
高檔鈍化:當股價一直漲、一直漲,每天的收盤價都遠高於前幾天的價格,這時 KD 指標的數值就會被一直拉高,最終卡在 80 以上的超買區。此時,如果你按照「超買就賣」的原則操作,就會錯過後面更大的漲幅。
低檔鈍化:反之,當股價一直跌、一直跌,KD 指標的數值就會被一直拉低,卡在 20 以下的超賣區。此時,如果你按照「超賣就買」的原則操作,就會被套牢在更高的點位。
遇到 KD 鈍化怎麼辦? 3 個應對策略
當你發現 KD 指標鈍化時,不要慌!這反而是市場給你的重要提示。這時,我們必須調整策略,不能再單看 KD 指標。
策略一:結合其他指標,確認趨勢
KD 鈍化本身就是「趨勢非常強」的訊號。這時,我們應該搭配其他能判斷趨勢的指標,而不是判斷「超買超賣」的指標。
均線:如果 KD 高檔鈍化,同時股價在所有均線之上,且均線呈現多頭排列(短線在上、長線在下),這就進一步確認了強勢上漲趨勢。你可以沿著均線繼續持有。
MACD:如果 KD 高檔鈍化,同時 MACD 的紅柱持續放大,也代表上漲動能非常強勁。
策略二:尋找「鈍化結束」的訊號
雖然鈍化期間 KD 指標沒用,但當鈍化結束時,卻會發出非常強烈的訊號!
高檔鈍化結束:如果 KD 已經在高檔鈍化了一陣子,突然 K 線向下跌破 D 線(死亡交叉),同時股價也跌破了關鍵的支撐位,這就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賣出訊號!
低檔鈍化結束:反之,如果 KD 在低檔鈍化後,突然 K 線向上突破 D 線(黃金交叉),同時股價也突破了關鍵的壓力位,這就是一個買入訊號!
策略三:觀察「價格行為」,提前預警
在 KD 指標鈍化時,直接觀察股價本身的表現,往往比看指標更有效。
高檔鈍化期間:如果股價開始出現爆量收黑 K,或是長上影線,代表買方力量可能已經衰竭,即使 KD 還在高檔,也應該提高警覺。
低檔鈍化期間:如果股價開始出現爆量收紅 K,或是長下影線,代表賣方力量可能已經耗盡,可以開始尋找反彈機會。
結論:跳脫框架,靈活運用
KD 指標是一個很棒的工具,但它並非萬能。KD 鈍化的出現,就是在提醒我們,市場正在進入一個「非常態」的狀態。
這時,我們必須學會跳脫單一指標的框架,將 KD 鈍化視為「強勢趨勢」的證明,並結合其他趨勢指標、觀察股價的實際行為,才能做出更全面的判斷。
記住,投資的成功不在於會用多少指標,而在於你是否真正理解每個指標背後的原理,並能根據市場的變化,靈活地調整你的策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