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懂美國CPI:通膨指標與投資影響
讀懂美國CPI:通膨指標與投資影響
一、什麼是CPI?
-
CPI(消費者物價指數)由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,用來衡量城市消費者日常支出價格的變化。
-
常見兩類:
-
整體CPI(Headline CPI):含所有項目,波動大。
-
核心CPI(Core CPI):排除食品與能源,更穩定、利於觀察潛在通膨。
-
二、CPI涵蓋八大類支出:
-
食品與飲料
-
住房(如租金、屋主等價租金)
-
服裝
-
交通
-
醫療保健
-
娛樂
-
教育與通訊
-
其他商品與服務
三、CPI的計算方式:
-
使用「市場籃子」的價格變化與權重計算指數。
-
採用拉斯帕爾指數(Laspeyres Index)公式計算。
-
計算通膨率常用年增率(YoY)方式。
四、CPI的投資啟示:
-
貨幣政策依據:聯準會會依CPI決定升息/降息。
-
影響匯率:CPI高 → 升息預期增加 → 美元走強。
-
影響股債市:高通膨可能打壓股市、推升債券殖利率。
-
影響民眾生活與薪資調整。
五、各國CPI的差異:
-
市場籃子權重不同:美國住房比重高;台灣重視外食費。
-
住房成本處理方式不同:美國用OER,其他國家可能用實際租金或排除購屋成本。
-
核心CPI定義不同:各國排除項目不同,需留意比較基準。
-
基期與統計方法各異:例如美國基期為1982–1984,台灣則為2021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