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CD指標:一個幫你看懂股票漲跌的「好幫手」
MACD指標:一個幫你看懂股票漲跌的「好幫手」
今天來跟大家聊一個很厲害、也很多人在用的「MACD指標」,它就像一個幫你看懂「什麼時候該進場、什麼時候該出場」的好幫手。
MACD到底是什麼?它有哪幾條線?
MACD的全名叫做「移動平均聚合/發散指標」,聽起來很專業,其實就是把幾條線組合在一起,讓我們能更清楚看出股價的「動能」跟「趨勢」。它主要有三條線:
- MACD線(也叫DIF線):這是MACD的「主角」。它怎麼來的呢?簡單說,就是用股價比較短時間的平均(像是過去12天),去減掉股價比較長時間的平均(像是過去26天)。這條線動得越快,代表股價的短期變化跟長期變化差異越大,也就是說,股價衝勁越強。
- 訊號線(也叫DEA線):這條線是MACD線的「幫手」。因為MACD線有時候會跑得太快,訊號太多反而搞不清楚,所以訊號線就是把MACD線再平均一次(通常是平均過去9天的MACD線),讓它變得比較平穩,比較不容易被一些小波動騙到。
- 柱狀圖:這個圖就是MACD線跟訊號線之間的「距離」。當MACD線跟訊號線距離拉開,柱狀圖就會變長,代表動能很強;如果兩條線距離縮小,柱狀圖就變短,表示動能開始減弱了。這圖對於判斷股價是不是「強弩之末」或「谷底反彈」很有用喔。
一般軟體預設的參數都是(12, 26, 9),但你也可以自己調整,看哪個參數對你來說比較好用。
MACD怎麼算出來的?
- 先算出「短時間平均價」(12天EMA): 今天的收盤價乘以一個小數字,再加上昨天的平均價乘以另一個小數字。
- 再算出「長時間平均價」(26天EMA): 算法跟上面差不多,只是數字換成26天。
- 算出MACD線: 用「短時間平均價」減掉「長時間平均價」就對了。
- 算出訊號線: 把剛算出來的MACD線,再做一次9天的平均。
- 算出柱狀圖: 用MACD線去減掉訊號線,就是柱狀圖的長度了。
MACD怎麼看?什麼時候該買?什麼時候該賣?
學會看MACD,你就能抓到一些進出場的好時機囉!
- 黃金交叉跟死亡交叉:最重要的買賣訊號!
- 黃金交叉:想像一下,MACD線從訊號線的下面,往上穿過去,這就叫金叉。它代表股價的短期動能變強,可能會開始漲囉!這時候常常是個買進的好時機。
- 死亡交叉:跟黃金交叉相反,MACD線從訊號線的上面,往下穿過去,就叫死叉。這代表股價的短期動能變弱,可能要開始跌了!這時候常常是個賣出的警訊。
- 看MACD線在哪條「零軸」上面或下面
- 當MACD線在零軸上面,表示目前市場多頭比較強,漲的機會大。
- 當MACD線在零軸下面,就表示空頭比較強,跌的機會大。
- MACD線如果從下面穿過零軸到上面,代表從跌轉漲;從上面穿過零軸到下面,代表從漲轉跌。
- 柱狀圖的長短:看動能有沒有力氣?
- 柱狀圖從負的變正的,或從正的變負的,通常都伴隨著金叉或死叉。
- 柱狀圖變長,代表動能越來越強,股價漲得很有力(或跌得很有力)。
- 柱狀圖縮短,代表動能開始減弱了,股價可能快要變盤了。
- 「背離」現象:提早知道要反轉的「小秘密」
- 股價創新高,但MACD線(或柱狀圖)沒有創新高,反而往下走:這叫做「頂背離」。意思就是,股價雖然還在漲,但其實漲的力氣已經越來越小了,要小心可能快要跌了!
- 股價創新低,但MACD線(或柱狀圖)沒有創新低,反而往上走:這叫做「底背離」。意思就是,股價雖然還在跌,但其實跌的力氣已經不夠了,可能快要反彈了!
用MACD要注意什麼
MACD雖然好用,但它也不是萬能的「神仙指標」,有幾點要特別注意:
- 它會「慢半拍」:因為MACD是靠平均數算出來的,所以股價真的反轉的時候,它可能沒辦法第一時間就告訴你。它會比較慢一點才反應過來。
- 震盪盤容易「假訊號」:如果股價一直在小範圍內上下震盪,MACD就很容易一下子金叉、一下子死叉,給你很多錯誤的訊號,讓你白忙一場。
- 不要只看MACD:光看MACD一個指標是不夠的。最好能搭配其他指標一起看,像是RSI、KDJ、或是看成交量等等,這樣判斷才會更準確。
- 時間週期有關係:你看「日線圖」的MACD,跟看「週線圖」或「月線圖」的MACD,結果會很不一樣。短時間的MACD比較敏感,但雜訊也多;長時間的MACD比較穩定,但反應就比較慢。
結語
總之,MACD指標確實是一個非常棒的工具,能幫我們看出價格的動能跟趨勢。只要你搞懂它的原理和訊號,就能更好地掌握買賣時機。不過記住喔,沒有任何一個指標是百分之百準確的。多方面參考,嚴格控制風險,加上不斷學習,才是你在投資路上越走越順的秘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