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手必學】什麼是 ATR?教你看懂市場波動的神隊友
【新手必學】什麼是 ATR?教你看懂市場波動的神隊友
ATR 是技術分析中非常實用的工具,中文叫做「平均真實波動區間」。雖然名字聽起來有點複雜,但其實它的功能很簡單:幫你了解市場最近有多震盪。這個指標不預測股價會漲還是跌,而是告訴你「市場動得大不大」。
ATR 是什麼?簡單一句話搞懂
ATR(Average True Range)是一種「波動性指標」,由技術分析大師 J. Welles Wilder 發明。它的功能是幫你衡量市場最近的「價格跳動幅度」,讓你知道市場冷不冷、動不動。
ATR 怎麼算出來的?
不用記公式,只要記得:ATR 是用來計算「真實的價格波動」,它會考慮到:
- 今天最高價 – 最低價
- 今天最高價 – 昨天收盤價(的差距)
- 今天最低價 – 昨天收盤價(的差距)
這三個數字中,取「最大值」當成今天的波動,再計算最近 14 天的平均,就是 ATR 值了。這樣的計算方式,可以捕捉到跳空開高、開低的變化,讓數據更真實。
ATR 越高越好嗎?怎麼解讀?
- ATR 數字高:代表最近市場震盪大,價格可能漲跌很快(機會與風險都高)。
- ATR 數字低:代表市場波動小,可能在盤整或休息,價格走勢穩定。
ATR 的 5 大實戰應用技巧
1️⃣ 用 ATR 設定「停損點」更科學
比起固定虧損金額,用 ATR 設定停損能更貼合市場情況。
例子:
你在 100 元買進股票,ATR 是 2 元,想設 2 倍 ATR 停損 →
停損價 = 100 – (2 × 2) = 96 元。
如果之後 ATR 上升為 3 元 →
新的停損價 = 100 – (2 × 3) = 94 元。
這樣可以避免因正常震盪被洗出場。
2️⃣ 判斷市場是不是「活絡」
當 ATR 值突然飆高,表示市場進入高波動階段,可能有重大新聞或財報。
例子:
某科技股的 ATR 從 1.5 元飆升到 5 元,可能是因為公司出新產品,吸引大量交易。短線玩家會積極進場,長線投資人可能會選擇觀望。
3️⃣ 控制風險,調整部位大小
用 ATR 來決定一次交易要買多少股,有助於風險控管。
例子:
你有 100,000 元資金,每次願意承擔 1% 風險 → 風險金額為 1,000 元。
- 如果 ATR 是 5 元,停損設 2 倍 → 每股風險 10 元
→ 可買股數 = 1000 ÷ 10 = 100 股 - 如果 ATR 是 2 元,停損設 2 倍 → 每股風險 4 元
→ 可買股數 = 1000 ÷ 4 = 250 股
這樣每次交易風險都控制在固定金額內,不會因股票波動大就賠更多。
4️⃣ 判斷「突破」是不是假的
當股價突破壓力線或支撐線,如果 ATR 同時也上升,代表市場真的開始動起來,突破可能是真的。
例子:
某檔股長期卡在 80 元,有天跳空突破到 83 元,如果 ATR 也從 1 元升到 3 元,就代表真的有行情。反之,如果 ATR 沒什麼變化,要小心是假突破。
5️⃣ 用 ATR 設「追蹤停利」
讓停利點隨著價格上漲自動調整,幫你鎖住獲利。
例子:
你用 100 元買股票,漲到 120 元,ATR 是 3 元
→ 停利點設為 120 – (2×3) = 114 元
若股價繼續漲到 125 元
→ 新停利點 = 125 – (2×3) = 119 元
這樣即使股價回落,也不會白白放掉利潤。
總結:為什麼新手要學會 ATR?
ATR 雖然不告訴你「買還是賣」,但它能幫你:
- 評估風險大小
- 設定停損、停利
- 控制每次交易的部位大小
- 避免假突破或過早出場
無論你是當沖、波段還是存股族,ATR 都是非常實用的「風控工具」。